作者:李銘(李水)
大畫家石濤說:“古木蒼蒼,水云淡淡,到者方知,非墨非幻?!薄@是石濤在繪畫中的體驗。我這個小人物,從外地回濟南后,方發(fā)現(xiàn)我大哥以前講的:“不僅要向外人學習,也要觀察本家族中成功者的風格與風范?!笔欠浅S幸娴?。當我在無意中與我弟媳接觸后,深感她人如“云水淡淡,到者方知”。
我們煙臺老家的親戚對我弟媳的評價:“人如桃花美,靈性與才華堪比當代的許多女作家。”乍一看,她嫵媚、靈動;不施粉黛,全身卻透著女性的柔美之光!我因一生特別累,要撫養(yǎng)三個孩子上中學、考大學、考研考博,我長達20多年被工作和家務纏著,32年去一趟青島,在我科里都成笑話了;很少去思考和觀察弟媳的柔美。也只在每年的大節(jié)與她們聚一聚,她們會送一堆吃的用的。但在這20多年里,卻總聽到她兒子告訴我:她媽媽進處級了,做省臺總編室主任;過了一段時間,我侄子又告訴我:她媽媽去大學當校長了;沒多久,又聽到弟媳在大學一肩挑了(校長、書記一人兼任)。這時我才想起仔細思考和觀察她:想起她的學識,92的研究生,一個單位500人,也只有兩個研究生;她在知識方面,早就在不“待時”的融會貫通。后來又觀察她的領(lǐng)導藝術(shù)——靜中活躍,常用“紅爐點雪”,由外到內(nèi)的切入;由內(nèi)到外的引用。一個大學人多事多,每日里千頭萬緒,她竟管理的游刃有余。
當我的三個孩子都去美國讀博士后,我便開始重游文學與歷史的“海洋”,也有空細品家族中學者們的風格與風范了。有一次,我對我丈夫吟《二十四詩品·纖秾》:“采采流水,蓬蓬遠春,窈窕深谷,時見美人。碧樹滿桃,風日水濱。柳蔭路曲,流鶯比鄰。乘之欲往,識之愈真。如將不盡,與古為新?!薄覍ξ艺煞蛘f:“將此詩寫成書法,送給我弟媳,是否恰當?”他說:“恰當:人美,桃李滿天下;不恰當:人家在大學,你卻選成了深谷美人!”我嗯嗯地應著,此書法終被擱下了;但又與他議:“我弟媳的學者風格與風范,與我大嫂及她女兒還是不一樣的,是另一種格式的,不知這感覺對不對?”他點頭:“對的,你靜下心時極敏感,也很準確。”我聽著像喝啤酒,不會喝,就變成了五味雜陳。
(作者:李水?,F(xiàn)任中國北京國藝書畫院副院長;其寫作公眾號為《芙蓉之愛》;2024年10月6日于北京國圖。)
上一篇:也說"至善就是幸福,,,,,”
下一篇:我是魚,書是水,國圖如海